-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版面[04/29]
-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04/29]
-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04/29]
-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04/29]
血糖难达标?“五驾马车”教你科学管控糖尿病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如果确诊患有糖尿病,既不要过度紧张,也不要恐惧、失望。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没有任何方式能够替代饮食管理。但这也成了糖友们最头疼的一个问题。糖尿病患者怎么吃?能吃多少
如果确诊患有糖尿病,既不要过度紧张,也不要恐惧、失望。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没有任何方式能够替代饮食管理。但这也成了糖友们最头疼的一个问题。糖尿病患者怎么吃?能吃多少?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生理作用而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综合征。正常人的血糖指标是空腹血糖3.4-6.1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7.8 mmol/L。大于这个标准则可能患有糖尿病,但是随机血糖量超过11.1 mmol/L就可以确诊患糖尿病。
01饮食管理
个体化方案的制定对于血糖管理极为重要。具体来说,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及病情制定血糖控制的目标值,评估血糖控制的风险和获益,并对此向患者进行充分的解释,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需警惕低血糖的发生,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都说糖尿病患者要「管住嘴,迈开腿」,怎么吃已经说过了,那么应该怎么动呢?
我国成年人当中,大约有1.3亿的糖尿病人,而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数至少有3亿,居世界首位。
发布的最新全球糖尿病地图(第9版)
03药物干预
在日常生活中,如有皮肤瘙痒,眼睛模糊、嘴里黏、嗓子不舒服想吃糖或者想喝蜂蜜水等情况,在找不到原因的情况下,您可考虑检查一下血糖。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以及体重减轻,并且经常感觉疲乏无力。
另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约83.4万人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各类并发症。
02科学运动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病人,平时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保持食物多样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类的食物要适量、合理搭配。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不可缺少的必要手段,有糖尿病并发症时,运动量并不宜过大,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需在专业的运动师指导下进行。
?运动的种类可根据各人的喜好去选择: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医疗体操、健身操、木兰拳、太极拳、乒乓球、保龄球、羽毛球等等都可以。进食后60分钟开始运动,要遵循个体化和从轻到重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原则。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呼吸费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应及时停止运动。
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您也可能有过各种担忧,而正确认识糖尿病的治疗对我们合理控制血糖非常重要。
?其次要注意饮食规律,一天至少进食三餐,而且要定时、定量,两餐之间要间隔4~5小时;减慢吃饭的速度;注意进餐顺序,先吃蔬菜、蛋白质食物,后吃淀粉类,肥胖人群更要注意并控制体重,尤其是腹型肥胖者。
对于血糖波动比较大的患者,专家推荐更精准控糖方法是持续动态葡萄糖监测。持续葡萄糖监测仪能监测糖尿病患者24小时的动态血糖变化,相比于指血的自我血糖监测和糖化血红蛋白,能更清楚完整地展现出血糖的变化信息。
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了解个体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饮食计划、规律运动、口服药物及胰岛素注射技术等,让确诊糖尿病成为您告别不良生活习惯、走向健康生活的开始吧!
热量摄入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首先要计算出理想体重。成人的理想体重可以应用简单的公式:身高(厘米)-105=标准体重(公斤)计算获得。标准体重的±10%即为理想体重;超过20%视为肥胖;低于20%为消瘦;介于10%~20%为超重。再根据劳动强度来计算出每日总热量。
出现在很多人有误区,认为动起来就是运动,比如一些人每天会走一万至三万步,这种运动实际是对肌肉一种损伤,一般一天五千到七千歩的步数是比较合适的,如果这个步数消耗热量不够,一定要配合其它的运动,如抗阻力运动来消耗热量,而不能把单一的运动作为唯一的运动。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
除了在家自我监测血糖,此外,糖友们应该每2~3个月去医院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因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值,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内整体血糖控制水平,不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等因素干扰,可以了解平时血糖控制情况,有助于医生制订和调整治疗方案。
04血糖监测
文章来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网址: http://www.zhnfmdxzzzzs.cn/zonghexinwen/2022/0519/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