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许多内分泌疾病症状隐匿,专家:早诊早治是关

来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3-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本文转自: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内分泌疾病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在很多情况下是比较隐匿、不容易发现的,且病因也复杂,这样就需要更多基层医院

本文转自: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内分泌疾病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在很多情况下是比较隐匿、不容易发现的,且病因也复杂,这样就需要更多基层医院和综合医院提高对内分泌疾病的认知,及时发现内分泌系统的疾病,给患者带来健康方面及时的保障。”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广教授指出。

3月10日,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琨教授、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中心主任巩纯秀教授、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广教授、维昇药业首席执行官兼董事卢安邦做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2“两会健康策”系列访谈,聚焦“建立内分泌疾病精准防控体系”,实现慢病系统性管理和精准治疗。

内分泌疾病患儿的用药需求仍得不到满足

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中心主任巩纯秀教授介绍说,儿科的内分泌系统疾病种类很多,其中很多都属于罕见病,有一部分诊断涉及症状问题,比如大家关注比较多的矮小。

“一定要分清楚哪些是真正的疾病,哪些只是表象,不要盲目追求长高。一方面不要乱用药,另一方面,如果确有疾病也不要讳疾忌医,要及时诊断、及时治疗,不要错过真正的生长期。对于该治的身高相关的疾病一定要早治、长疗程,而且是规范治疗、安全用药,这样才能够达到降低生长迟缓率的目标。”巩纯秀说。

“目前,一些儿童矮小相关的疾病治疗率非常低,主要是因为病人的依从性比较差,对于长时间每一天打一次生长激素,对于孩子和父母而言都是很难坚持的。” 维昇药业首席执行官兼董事卢安邦说,“在新药研发方面,我们在内分泌领域可做的事情还非常多,对于生长激素缺乏的矮小症而言,我们要做的就是研发,让药物注射的频次大幅度下降。”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琨指出,目前在儿童内分泌疾病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内分泌系统儿童用药方面,药品短缺、缺乏儿童剂型等问题,都导致内分泌疾病患儿的救治需求得不到满足。对儿童来说,他们完全是另一个群体,所有生理、生化以及对药品在体内发生的药代动力学绝不是缩小的概念,所以我们要为儿童量身定做、为不同生长阶段的儿童打造适合他们生理特点的药物。同时,我们要规范儿童的诊治治疗,如果有药,要个据儿童不同生长时期给他们适宜的药物,而不是让儿科医生只能连猜带掰地给孩子用药,这样既不精准,也不科学。”

“我们鼓励生产研发单位,特别是自主研发单位的企业可以在国家利好政策扶持下,生产儿童剂型、品规的药物,让患儿可以按照身高、体重来用药。”赵琨说。

此外,“虽然近年来儿科医生队伍确实得到了较好的补充,但是当前儿科医生的缺口仍然较大,培养一名优秀的专科儿科医生需要很长的时间。”巩纯秀建议,做好儿科医生的分级培训,加强基层医生的儿科专业知识和诊疗能力,同时要实现基层医院与高级别医院上下互动转诊,这样在儿科医生短缺的情况下,可以有效优化资源配置。

漏诊、误诊、无药可医,内分泌患者需全周期管理

巩纯秀教授表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早诊早治尤为重要,其中正确地诊断又是重中之重,其次就需要更好的药品,这需要政府、医院、企业以及患者要形成良性联动,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良好的医疗服务。

内分泌治疗领域涵盖170余种疾病,可发生在全年龄阶段,很多情况需终身接受治疗。

“现在内分泌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除了糖尿病以外,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状激素产生过多、甲状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激素的亢进、以及甲状旁腺激素缺乏等等。”王广说。

王广指出,我们还有很多内分泌系统疾病是不容易被发现的,比如某一种很重要的激素缺乏引起的疾病,其症状是逐渐显现的,导致很多内分泌疾病表现出来的是隐匿、不典型的,但这种情况其实更危险。此外,很多内分泌系统的激素缺乏疾病在很多基层医生中认知是不足的,加之很多基层医院,甚至是县级医院,都不具备检测内分泌激素的能力,就导致很多内分泌疾病被漏诊、误诊。

“例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会出现低钙血症、高磷、高尿钙等表现,但这种表现一般体检不一定会及时发现,检测甲状旁腺激素也有可能并不是常规的体检可以看到的,这部分病人就会出现一些漏诊的情况,患者会出现注入肌肉抽搐、乏力、肌肉疼痛等症状,经过长时间漏诊以后,甚至会表现出来肾脏功能的损伤,如果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气管平滑肌的痉挛收缩,甚至会导致窒息。”王广说。

文章来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网址: http://www.zhnfmdxzzzzs.cn/zonghexinwen/2022/0317/852.html



上一篇:私密┃“脾气暴”就是内分泌失调?5个症状助你
下一篇:《夕阳红》 20220313 告别疼痛——肩周炎竟是内分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投稿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版面费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论文发表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